

美国
薛·博兰一直活跃于平面设计领域的前沿,至今已有40年之久。她的那些个性鲜明,聪慧易懂的作品,在美国早已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薛·博兰1991年加盟五角设计联盟(Pentagram),成为纽约办公室的合伙人。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她以艺术总监的角色开启艺术生涯,在这期间她在字体设计方面不拘一格的风格影响甚广。90年代中期她为纽约公共大剧院设计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识,为文化院系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符号学科,而她近期的一些建筑设计作品仿佛让纽约城区变成了一张动态的三维平面设计画布。她为花旗银行和蒂芙尼设计的品牌标识被当代美国的品牌革新运动奉为范例。
薛·博兰的设计作品类型广泛,包括形象和品牌设计、宣传材料、环境标识设计、包装和出版物设计等。她所合作过的众多客户中,包括彭博、微软、可口可乐、博士伦、派瑞·艾力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林肯中心爵士乐团、大都会歌剧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纽约爱乐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新泽西表演艺术中心、第42大街工作室、纽约植物园、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罗宾汉基金会和《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等等。1996年,她为公共大剧院所设计的标识,不仅成为广泛仿效的对象,并且因其所蕴含的企业整合设计策略而荣获了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灯塔奖。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薛·博兰深受行业认可和赞誉,获奖无数。她于1998年入选纽约艺术总监俱乐部名人堂;2000年获得克莱斯勒设计创新奖;她曾是美国平面设计协会 (AIGA) 全国委员会的成员,并在1998至2000年期间担任纽约分会主席;2001年因其在业内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荣获AIGA 奖章;2006年获得字体指导俱乐部奖;2012年获得费城艺术博物馆设计协作奖;2013年获得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授予的传播设计全国设计大奖;1993年成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 的会员,并在2009年被选为主席。
薛·博兰拥有泰勒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士学位,并且是考克兰艺术设计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和莫尔艺术设计学院的荣誉博士。她曾是公共大剧院董事会的成员,并于2006年被选入纽约市设计委员会。
薛·博兰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许多作品被知名文化机构选为永久藏品,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费城艺术博物馆,丹佛艺术博物馆,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教育方面,她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授课二十余载,同时也在库伯大学、耶鲁大学和泰勒美术学院任教。她曾发布两本书,2002年的《Make It Bigger》(平面设计的秘诀)和2011年的《MAPS》,都由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出版。

丹麦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博·林纳曼在丹麦和全球的设计领域就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曾17次获得丹麦设计奖,也是众多国际设计大奖的获得者。因其在丹麦以及全世界在延续平面设计传统方面的艺术成就和长期不懈的努力,近期获得了丹麦中央银行周年基金会的荣誉表彰。
博·林纳曼负责并指导了众多设计和品牌建设项目,世界各地的客户有:Movia、DSB、包括丹麦皇家外交部在内的大部分丹麦政府部门、丹麦丹斯克银行、香港PMQ元创方,以及最近的新嘉士伯基金会等等。
作为平面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国际名人,博·林纳曼曾在韩国、中国、以色列、卡塔尔、南非、英国和美国的高校授课;他还曾在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的设计学院担任教授;并且自2006年起至今,一直是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客座教授。

中国香港
刘小康先生1958年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现为靳刘高创意策略合伙人。
刘小康先生的作品所牵涉的设计范畴十分广泛,包括书籍、平面设计、海报以及商品。1984年起,刘小康先生获奖超过300项,其中为屈臣氏蒸馏水设计的水瓶荣获“‘瓶装水世界’全球设计大奖”,为他的设计事业写下里程碑。平面设计方面,他于2014年获得韩国亚洲设计师邀请展“亚洲最佳设计师奖”、第24届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铜奖及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传达设计大奖”,成绩有目共睹。其于2013年编著的“知竹”一书获香港印製大奖的最佳出版意念大奬。
在设计以外,刘小康先生亦曾策划及策动多个设计、艺术相关的展览,当中包括:“椅子戏”巡迴展(2005)、“中国当代空间表情——游戏”展览(2008)、“再戏椅子”(2008)、 “椅子情.椅子戏”展览(2011)、“妙法自然”(2011)等;于2011年应邀成为首届北京设计三年展其中一个分展区的策展人,其展区主题为“知竹”。
刘小康先生在设计上的成就在社会上得到肯定,为他带来不同的个人荣誉,包括:“全港十大杰出青年”(1997),和“铜紫荆星章”(2006)。他亦获邀加入不同的艺术和设计团体、为艺术及设计活动提供专业意见、在各大设计和艺术比赛担当评审,以及到世界各地演讲,分享其设计理念和经验。

中国
1961年出生于天津,系韩家英设计公司创办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英国设计与艺术协会D&AD会员,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家顾问,2012年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平面策展人,2014年第一届深港设计双年展创意总监。
韩家英先生曾多次获得平面设计在中国展金奖、香港设计展金奖、波兰国际计算机艺术双年展一等奖、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铜奖、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荣誉奖、莫斯科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金蜂大奖等。其作品入选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法国肖蒙海报艺术节、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赫尔辛基海报双年展、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双年展、芬兰国际海报双年展、英国D&AD年鉴、纽约ADC年鉴、东京TDC年鉴,并收藏于法国肖蒙海报博物馆、德国海报博物馆、丹麦海报博物馆、日本DDD画廊、德国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 博物馆、香港文化中心及国内各种美术馆和博物馆。从1997年开始,十余年间为大型文学杂志《天涯》所设计的封面和海报在国际上获得了无数荣誉,并于2003年在法国举办《天涯》专题设计个人展。
韩家英先生先后担任了香港特许设计师协会98设计年展、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国创意百科、澳门设计展、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宣传海报设计邀请赛、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等评委及"靳埭强设计奖"终评评委。应邀参加05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英国伦敦(V&A博物馆)“创意中国”现代设计展等。深圳2003设计展策展人之一,2005平面设计在中国、2006出位-非商业艺术展总策展人之一,2005至2007年担任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2007首届中国杯帆船赛-F!F!艺术空间展独立策展人。2009作品荣获香港设计中心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金奖,应邀参加2009年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年会,并担任平面设计在中国GDC09国际评审。2010年香港设计营商周活动书法·设计/海报及创作展览联合策展人,山东长岛城市旅游形象运营规划及空间设计,SGDA深圳30周年平面设计回顾邀请展。2011年获2011香港传艺节“十大杰出设计师”,GDC11“探索与实验”最佳奖及GDC协会奖,应邀参加What’s next / 30×30 创作展,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海报创作,波兰波兹南中国海报展,“妙法自然”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展亚洲文创跨界创作展,TYPOJANCHI 2011首尔国际字体艺术海报双年展。2012年为湖南省博物馆设计品牌形象,作品入选东京TDC年鉴,应邀参加香港设计传承跨越——靳埭强七十丰年展,应邀参加2012年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年会,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平面策展人。从2012年起在深圳华·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和上海洛克外滩源先后举办“镜像·韩家英”设计展。